Clays from ZHOU Gaoqi Book of Late Ming "Yangxian Tea Pot Series"

天青泥 - 阳羡茗壶系




嫩泥 ,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土,乃黏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 (3)

天青泥 ,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有

梨皮泥,陶现梨冻色;

淡红泥,陶现松花色;

浅黄泥,陶现豆碧色;

密泥,陶现轻赭色;

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

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老泥,出团山,陶则白砂星星,按若珠,琲以天青、石黄和之,成浅深古色。

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缶用之。此山未经发用,载自吾乡白石山江阴秦望山之东北支峰 。


译文】

嫩泥是粗陶制作原料,出自赵庄山,可以掺和一切不同颜色的陶土,可以增加泥性加以塑造,大概是陶壶的丞弼。石黄泥,即红泥,出自赵庄山,矿层在嫩泥下层,远离风吹日晒,质地非常坚硬,烧制后就变成了朱砂色。天青泥,出自蠡墅,烧制变成黯肝色。紫泥的夹层有梨皮泥,又称夹脂,烧成后呈梨冻色;淡红泥,烧成后呈现松花色;浅黄泥,烧成后呈现豆碧色;密泥,烧成后呈现轻赭色;梨皮和白砂泥,烧成后呈现淡墨色。这说明由于地质成因的关系,每处泥矿含铁量、化学成分均不相同,烧成的气氛各有差异,颜色变化丰富。如同山在显灵变化,烧成后显示光怪陆离的效果。老泥,出自团山,烧成后呈现白砂星星状,按下去像水珠一样,用天青泥和石黄泥糅和在一起,变成浅深古色。白泥,出自大潮山,可以用来制作陶瓶、盎、缸、缶使用。这座山没有开发使用时,白泥是从我的家乡白石山江阳秦望山的东北支峰 运载而来的。



从地表,

  • 依次是3-4米的表土层、

  • 7-8米的黄石层、

  • 2米左右的小红泥(间或有少量朱泥)、

  • 1米左右的紫棕泥、

  • 0.5米的梨皮泥、

  • 0.3米的松花泥、

  • 0.1米的天青泥、

  • 0.25米的豆碧泥、

  • 0.2米的轻赭泥 (蜜泥)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


惠孟臣石黄泥壶

TianQing Clay 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有...

Dark liver color after firing



Pear Skin Clay 梨皮泥陶现梨冻色

Chen mingyuan陈鸣远蟾蜍莲蓬壶

Pine Flower Clay 淡红泥,陶现松花色



陈文伯淡红泥壶,QianLong Reign of Qing dynasty


Green Clay 浅黄泥陶现豆碧色


ShiDabin时大彬豆碧泥印包壶

Honey Clay 密泥,陶现轻赭色


王东石蜜泥浅赫色壶

Light Black Clay (Pear Skin Clay diluted with White sand) 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老泥,出团山,陶则白砂星星,按若珠,琲以天青、石黄和之,成浅深古色




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缶用之


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产于此 (1) ,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以司之 (2) ,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弇窖其中 (3) ,名曰“养土” (4) 。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壶成幽之 (5) ,以候极燥。乃以陶瓮庋五六器 (6) ,封闭不隙,始鲜欠裂射油之患。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若窑有变相 (7) ,匪夷所思,倾汤贮茶,云霞绮闪,直是神之所为,亿千或一见耳。


【译文】

出紫砂土的山脉,其洞穴经常变换,本来这里有,忽然在其他洞穴里发现,真是有山灵在掌管,然而都得挖洞十丈才发现。造壶的人,在开采矿土的洞外一块方地上,取土、风化、捣碎、筛土,然后用水浸泡,这些做好之后,陈腐盖起来,这叫“养土”。紫砂泥的配料,不同的人经验不同,互不外传。作好壶之后,放在清凉透风处,使其干燥。然后在陶瓮里放进五六个紫砂器,密封起来,防止开始烧制时温度受热不均开裂,釉泪溅到别的器物上。窑火过了,紫砂器烧成老化,就不美观;欠火就烧不足,不成陶器,土气重。如果出现窑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放进茶汤,云霞灿烂,简直就是神仙所为,非常难得



【点评】

紫砂土被称为富贵土,有不同土质土色,灿烂如霞,说明宜兴陶土资源丰富,品类繁多,这是紫砂陶艺发展的先决条件。宜兴陶土大体可分为甲(夹)泥、白泥、嫩泥三大类。其中甲泥藏量最多,它是产于粉砂岩和细砂岩之间的矿泥,所以也称为“夹泥”,是生产日用粗细陶(缸、盆、罐、瓮等)的重要原料。甲泥和紫砂泥的矿床分布于黄龙山、湖(父)——洪岭——涧坞——低坊一带,宜兴林场——平原——滏里一带,以及西梅园和鸡笼山——杨店——深洞一带。紫砂泥深藏在粗陶用泥——夹泥之间的岩矿,因此有“岩中岩,泥中泥”的别称。

嫩泥,出赵庄山;石黄泥,出赵庄山,……现代地质勘探证明,这几处均属于黄龙山泥矿区。黄龙山东半区为台西大队,包括蠡墅,西半区属赵庄大队,与赵庄村连在一起。紫泥(青泥)是生产紫砂陶器的最主要的泥料。优质紫泥产于鼎蜀镇黄龙山一带。浙江长兴也产紫泥,但与宜兴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天青泥(历来认为是最好的紫砂泥)是紫泥的一种,原矿色泽为天青色,烧成后变成黯肝色,只产于黄龙山北坡。石黄泥(红泥)位于嫩泥矿层底部的泥料,古称“石黄”。单纯的石黄泥原矿土细而不含砂质,可塑性高,但相对支撑强度比不上紫砂,不宜烧制大件的作品。除赵庄山石黄泥之外,川埠乡的蒋笠、红卫,以及鼎蜀镇黄龙山等地亦产少量石黄泥。川埠乡的石黄泥俗称“烂黄石”,收缩大,烧成温度低且结晶度高,泥性重,沙性小,注浆性能好,但不适合拍打成型。黄龙山红泥适合拍打成型,但烧成后颜色不是大红色。

紫砂原矿泥有好坏之别,分为夹泥(做大缸用的泥)、中槽泥(普通紫砂泥)、底槽泥(最好的紫砂泥)。蕴藏在下面的底槽泥最好,烧成色彩丰富。紫砂泥配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泽。如本山绿泥中添加紫泥,中槽泥中添加本山绿泥,烧成呈橙色;底槽泥中添加本山绿泥,烧成呈古铜色;在基色泥中和以粗泥砂,还会出现特殊效果。这些经验在古代是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

宜兴的陶土,色彩绚烂,得天独厚。对陶土的加工,到了万历年间,从色彩欣赏的角度出发,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是时大彬,或淘土,或杂 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徐友泉对陶土色彩的创制,贡献颇多。他调制的颜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种种变异,妙出心裁。陈仲美,好配壶土,意造诸玩。沈君用配土之妙,色象天错。紫砂如同油画颜料一样,在紫砂壶艺家手中调制得色彩斑斓。

徐友泉对陶土色彩的创制,贡献颇多。他调制的颜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海棠红

朱砂紫

定窑白

冷金黄

淡墨

沉香

水碧

榴皮

葵黄

闪色

梨皮


Reference

Color name and RGB http://www1.ynao.ac.cn/~jinhuahe/know_base/othertopics/computerissues/RGB_colortable.htm